电话:1323730422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管理百科

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问答(三)-招生录取

来源:湖南教育厅 时间:2025-06-28 作者:洞庭人才 浏览量:

35.体育类各批次志愿是如何设置的?

批次

志愿栏

志愿结构

填报计划类型

本科提前批

平行志愿

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1次征集

公费师范生(含优师专项)体育类专业

本科批

平行志愿

45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2次征集

体育类本科院校(专业)

专科提前批

平行志愿

3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1次征集

定向培养军士体育类专业

单个志愿

1个院校志愿

消防(应急)救援专业

高职专科批

平行志愿

30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

2次征集

高职专科批所有院校体育类专业

36.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志愿是如何设置的?

批次

志愿栏

志愿结构

填报计划类型

本科提前批

单个志愿

1个院校志愿

1次征集

对口招生的省内公费定向师范生(含优师专项)

本科批

平行志愿

10个院校平行志愿

2次征集

职高对口招生本科院校(专业)

高职专科批

平行志愿

10个院校平行志愿

2次征集

高职专科批所有院校职高对口专业

37.同一次填报的同一批次志愿中,考生是否可以跨专业类填报?

答:在同一次填报的同一批次的所有志愿,考生只能填报同一个专业类(普通类类、体育类)的志愿,不得混报。

38.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以填报普通类专业吗?

答: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以按文化成绩填报普通类专业。但在同一次填报同一批次志愿时,只能从普通类、艺类或体育类中选择一类填报。

39哪些类别的招生,考生需符合相应的条件才能报考

答:1)政治考核合格且身体条件符合军院校招生要求,年龄不小于16周岁且不超过20周岁(截至20258月31日)的未婚普通高中毕业生,方可报考本科提前批中的军院校。

(2)政治考核合格且身体条件符合定向培养士招生要求,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至20258月31日)未婚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方可报考专科提前批中的定向培养院校(专业)

3政治考察合格且年龄为16周岁至22周岁(2003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期间出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方可报考本科提前批中的公安类院校

4参加有关民航招飞院校组织的政治考核和体检复检合格、且在民航招飞系统中确认并生成了有效招飞申请的考生,方可填报本科提前批中本人有效招飞申请范围内的民航招飞院校。征集志愿仅限在民航招飞系统中有“有效招飞申请”的考生填报。

5)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国家专项、地方专项数民族科班、民族班招生,关规定,取得相关计划类型报考资格的考生方可填报。

40什么是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填报志愿时考生应注意什么?

答:1)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按办学成本收费,发放的毕业证书上署名独立学院学校全称。

2)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其办学层次分本科和专科。

3)填报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志愿时应重点关注其收费标准。

41哪些招生类型不需要填报志愿?

答:保送生、强基计划、空军和海军飞行学员、少年班招生,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职教师资班特殊教育专业招收盲聋哑考生等单独招生以及港澳单独招生,不需要填报普通高考志愿,我省将依据有关单位或招生学校提供的拟录取名单办理录取手续。

第二部分招生录取

42我省录取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省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实施新生录取。高校按照教育部和我省招生工作政策规定,以及本校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即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高校调档要求的考生中,由高校自行确定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高校负责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退档原因作出解释,不得超计划录取。省教育厅和省教育考试院对高校执行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实行监督,督促纠正违反招生政策、规定和违背录取规则等行为。

43.平行志愿和单个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分别是怎样的?

答:1)采用平行志愿投档的,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省教育考试院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根据考生投档成绩、志愿顺序和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按院校专业组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录取。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2)采用单个志愿投档的,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省教育考试院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根据考生投档成绩和院校招生计划,按院校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高校依据招生章程录取。需要面试或签约的投档比例为100%,不需要面试的由招生院校提出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

44.如何理解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规则?

答: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基本投档单位,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且只投一次

平行志愿投档时,先按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顺序出档。各院校专业组投档数量按其计划数与投档比例乘积的整数(按四舍五入法取整)计算。

对某一位考生来说,其投档规则是:按照该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当计算机检索到考生填报的某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有计划余额,考生档案即可投到该院校专业组;如考生填报的该批次所有院校专业组志愿都没有计划余额时,则不能投档。

每位考生仅有一次投档机会,若因不服从调剂等原因被退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

45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时如何排序?

答:对于普通类专业类别,依次按考生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对于体育类和组织专业考试的艺类专业类别,依次按考生文化成绩(含政策性加分)、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对于职高对口类别,依次按语文成绩、数学成绩、外语成绩由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投档如仍相同,比较考生志愿顺序,顺序在前者优先投档,志愿顺序相同则全部投档。

46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是如何划定的,有什么作用?

答: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是按照普通类(分物理类、历史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划定,主要是作为强基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院校(专业)以及其他有相应文化要求的院校(专业)招生录取的参考。

47什么是投档线?

答:我省普通类平行志愿投档线是以院校专业组投档线的方式呈现的,即根据考生志愿,按照投档规则及院校专业组公布的招生计划和确定的投档比例,实施投档后每个院校专业组所投出的考生中的最低投档成绩,这个成绩即称为该院校专业组的投档线。

48高校招生录取各批次志愿按什么顺序投档?

答:高校招生投档录取时间安排依次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强基计划、香港高校单独招生录取备案、空军和海军飞行学员招生投档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之前进行。普通类本科批中,先进行特殊类型志愿投档录取,再进行普通志愿投档录取。

填报在特殊类型志愿中的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中南大学综合评价录取计划同时投档;填报在普通志愿中的普通类非定向计划、普通类定向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楚怡工匠计划、不组织专业考试的艺术类专业计划、民族班计划、预科班计划按平行志愿同时投档。

49我省网上录取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答:我省网上录取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六个环节:

1)确定调档要求。招生校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我省要求,向我省提出调档要求申请,经审核后执行。

2)设置投档模板。在每一批次投档前,将本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院校或院校专业组调档比例等投档条件输机,形成本批次投档模板。

3)计算机投档。严格按照审批的投档模板投档规则由计算机自动投档。招生校在规定的时间内下载、审阅投到本校的考生电子档案,并根据本校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录取规则确定拟录取和拟退档的考生名单,按时上传拟录、退信息,等待省教育考试院审查确认。

4办理录退确认手续。省教育考试院录检人员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对校提出的拟录、退考生名单进行审核,在出现没有注明退档原因、退档原因不真实或未按录取规则录取的情况时,向招生校提出录检意见,招生校在收到录检意见后再作出符合政策规定的处理。

5)完成录取。招校按规定完成本批次各科类和计划性质的招生录取

6)邮寄录取通知书及有关资料。招生校完成录取后,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形成录取考生数据库,并据此生相应录取考生名册,加盖录取专用章,作为考生被高校正式录取的依据,予以备案。高校根据省教育考试院核准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册填写考生录取通知书,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校章,并负责将考生录取通知书连同有关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一并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未加盖录取专用章的录取新生名册一律无效。


(未完)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003494号-2 湘公网安备 43060202000382号

地址:湖南新墙河众创空间-洞庭人才运营平台 EMAIL:dt@dongtingrencai.cn

人力资源证: 湘人服证字【2020】第0602000513号

用微信扫一扫